紅色沃土東河村
□ 程建軍
東河,是一個珠玉般晶瑩秀氣的好村莊。
小的時候,只要聽到這個名字,我就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山海經》里邊的那一段記載:“在河之東,其首枕汾,其名曰管涔之山。其上無木而多草,其下多玉……”
東河,在水之東,這個“水”便是在嵐縣歷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綠水河(今嵐城河)。東河正是因為地處綠水河的東岸而得名。
一汪澄澈的綠水,兩岸麥浪起伏,樹木疊翠,水光山色交相輝映,風景十分秀麗,東河因而享有了嵐縣的“漓江”之美譽。
山川秀美而富于詩情畫意的嵐城鎮東河村,雖然沒有長滿像“關關雎鳩,在河之洲”一樣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也沒有聳立像“在河之東,其首枕汾”一樣雄偉陡峭的管涔之山, 乍一看普通尋常毫不起眼,卻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沉、紅色基因深厚,熠熠生輝的鄉村。
說她普通尋常,是因為它的人口不過數百,方圓不過數里,街道交錯,雞犬相聞,人們比鄰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當今許許多多鄉村的樣貌并無二致。
說它歷史悠久,文化深沉,是因為它擁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嵐縣面塑”最早的歷史記憶。2005年,東河村發現了一座元代古墓。在古墓壁畫中,女主人身后的奴仆手中端著一盆面點,這就是嵐縣面塑早期的造型之一。另有乾隆版《嵐縣縣志》“嵐縣冬長,人喜蒸花”的記載。據此推定,嵐縣面塑發源地極有可能在嵐城鎮東河村周邊一帶。
說它紅色基因深厚,是因為八路軍120師曾在嵐城長期駐扎,把師縫紉處和槍械修理設在了東河村,軍民魚水情深,人人齊心抗日,留下了八路軍戰斗生活的足跡,留下了許多英雄的故事。
從此,紅色成了東河村留給世人最閃光的最重要的印記。紅色政權、紅色被服、紅色槍械、紅色標語、紅色窯洞、紅色文物、英雄的將軍、開明的紳士……這就是紅色東河給我們的所有印象。
1936年1月15日,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簽發“關于紅軍東進抗日及討伐賣國賊閻錫山的命令”,命令“主力紅軍即刻出發,打到山西去”。
1937年11月,為繼續擴大抗戰戰果,形成更強有力的抗日統一戰線,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以及一切反動派,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賀龍率領120師大部隊挺近晉西北,進駐嵐縣。
“共產黨來了,專門打鬼子的八路來了!”的好消息迅速傳遍全嵐縣,人們興奮得奔走相告。嵐縣的百姓有錢的出錢、有糧的出糧、有力的出力,紛紛為抗日部隊捐錢捐物。
一面面紅旗迎風招展,一支頭頂紅五星的八路軍隊伍開進了嵐城,開進了寂寂無名的東河村,在賀龍、關向應、蕭克、周士第、甘泗淇等革命先輩的組織帶領下,開展政治宣傳,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發展地方武裝……
如火如荼的革命運動就像是一堆堆熊熊燃燒的烈火,將整個嵐縣整個嵐城整個東河映得一片火紅。
在120師縫紉處舊址的石臼下,在120師機械修理所在的老窯洞旁,我瞬間復活了東河村所有的紅色記憶。
我仔仔細細嗅著,這歷史風塵的記憶,這沾滿狼煙烽火的氣味……不由得讓人胸膽開張;我仔仔細細聽著,這遙遠的戰馬嘶鳴,這嘹亮的軍號聲,這鏗鏘的口令,這整齊的步伐,這嚴整的軍容軍貌……不由得讓人熱血沸騰;我仔仔細細看著,那些斑斑駁駁的抗戰標語,那些爬滿血氣之勇的彈孔,那些深埋井底的槍械零件……不由得讓人心生敬仰。
120師縫紉處就設在東河開明紳士牛兆光家,四五臺鋼筋鐵骨的縫紉機在南房一溜兒排開,“咯啦啦,咯啦啦”的聲音在深夜里越傳越遠,不斷撩撥刺激著東河村男女老少的心——白天扛槍打仗,晚上織布縫紉,我們的子弟兵同志太辛苦了!
“長官,我們能不能搭把手,這縫衣服縫被褥的活兒,我們最在行。”
“好啊,歡迎歡迎,感謝感謝鄉親們吶!”
絕不能讓咱們的子弟兵受了冷凍!縫紉處要加班加點地干活,吃奶的孩子就只能委托自己婆婆來看護;縫紉處要加班加點地干活,家里的二畝土豆等秋后再起哇……看看,看看咱們東河村婆姨女子們的覺悟有多高!
能紡線的就紡線,能織布的就織布,能裁剪的就裁剪,能縫制的就縫制,能踏縫紉機的就踏縫紉機……人人有事做,個個會分工,心靈手巧的東河婆姨女子們任勞任怨地施展著自己的才藝,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不,俺們也是響當當的女漢子,得虧俺娘教會我做女紅!
“背上背包掛上槍,打發哥哥上前方,手叩門環叫老鄉,笤帚疙瘩頂手槍……”
“這可是年輕的兵哥哥,兵哥哥唱給大家的軍歌哦!”
“教誰來,翠花,你老實交代!”
“討厭!起開!不要瞎說!”
女人們唱著笑著,唱著鬧著,可手底下卻一刻不肯停歇,絲毫不敢含糊。
資料上說,120師東渡黃河時,有1.4萬余人。
一雙雙軍鞋,一沓沓軍帽,一捆捆軍服,一支支被褥……都是從東河村女人們的手底下源源不斷地變出來,然后在馬不停蹄地送往興縣、送往延安、送往抗日的最前線、送往每一位將士的手中。
致敬那些踩在青石臺階上嬌羞的腳印,致敬那些昏黃幽暗的煤油燈,致敬那些長滿老繭的纖纖玉指!
牛兆光家那口老井永遠記得,發生在八路軍槍械所那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往事。
日軍要來東河掃蕩了,槍械所的戰士們為了保護村里的百姓,不得不把槍械部件等不便攜帶的物品,忍痛丟進了水井。
八路軍被迫轉移之后,當地的老百姓為了保守秘密迷惑敵人,將這一口老井做了簡單的封存。
如今,那些槍械部件深藏井下,雖然銹跡斑斑,失去了往日沖鋒陷陣的鋒芒,但依然難以掩飾東河人民對日寇的痛恨,難以掩飾子弟兵對東河人民的深情厚誼。
如今,東河村人甚至遠行的游客只要路過這一口老井,都會投上敬仰的目光,都會恭恭敬敬磕個頭,都會打心底里喊它一聲“八路井”!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在物質極端匱乏的革命年代,我們的共產黨人依然樂觀積極。但從敵人手中奪槍奪炮,往往是以鮮血和生命作為代價的。
為了壯大自我力量,早日實現民族解放,賀龍組建了八路軍自己的軍工部,選定了在群眾基礎好的東河村設立槍械所。
不等八路軍發出征用群眾財物的通知,牛兆光就主動把自家的五孔石券窯洞讓出來,當成了槍械所的工作室。
當年,我們的戰士披著破舊的棉襖,穿著綴滿補丁的布鞋,徹夜不眠地在簡陋的平板上翻砂,或者反復打磨那些損壞的槍械部件,他們的工作是安靜的、孤寂的,甚至是孤獨的……
當年,我們的戰士們吃的是爛咸菜,睡的是土炕,蓋的是老羊皮襖,點的是煤油燈——賀龍及其老一輩革命家,就是在如此貧寒艱難的生活環境里,全心全意地編織著中國革命走向成功的搖籃!
當年,院內放著的那一座化鐵爐,我們的戰士在這里辛辛苦苦拉著化鐵爐風箱,日日夜夜冶煉鐵水、澆筑地雷、整修槍彈外殼。
當年,無數土法制造的武器彈藥,通過老百姓手提肩扛,從這里出發,運往抗日前線,消滅敵人。
……
八路軍在嵐城東河一帶點燃起了革命烈火,掀起了跟著賀龍大鬧革命的熱潮。這些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兄弟,他們放下鋤頭拿起槍桿,便匆匆告別親人離開故鄉,加入八路軍隊伍,匯入滾滾革命洪流。
1946年入伍的東河人牛亮則,是358旅714團戰士,在攻打陜西宜川瓦子街戰役中,多次打退敵人的反攻,不幸光榮犧牲……
這些口口相傳的紅色故事,這些蕩氣回腸的英雄圖譜,傳遞出了讓人震撼的信仰力量,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一場紅色革命的偉大與雄奇。
硝煙散盡,日月如梭。數十年過去了,東河村這塊歷經戰火洗禮的紅色沃土,依舊靜靜地佇立在美麗的嵐河東岸,眾多飽含滄桑的紅色遺址好像深情地傾訴著往日的悲壯歷史,紅色的記憶永遠是東河村最壯美的篇章。
近年來,東河人結合豐富的自然資源,充分挖掘當地面塑文化、紅色文化的內涵,做活生態文化、面塑文化、紅色文化大文章,力爭將東河打造成“生態之鄉”“面塑之鄉”以及“紅色旅游之鄉”。
東河村支書王建生,一直考慮著要將自家的老窯洞打造成具有紅色文化特色的農家樂。
“我們村這些窯洞里里外外都是用石頭砌的,這里面又高又深,到現在窯頂沒有落一塊石頭,結構方面很有特色。當年八路軍在我村駐扎,住的都是像我家一樣的老百姓窯洞,吃的東西也是靠老百姓支援供應的。當年我爺爺做生意,家里還有一點經濟實力,120師槍械所的后勤供給,他老人家帶領村民都曾經支援了不少!”
“到敵人后方去,把鬼子趕出境!”的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本不富裕的東河人民省吃儉用,同樣所有的嵐縣人民更是傾盡全力支援著人民子弟兵!
今日之東河,已經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仿佛一個紅色巨人正在昂首挺胸行進在這塊充滿紅色文化的沃土之上,裹挾著嵐縣歷史的滄桑和嵐縣文化的厚重,正以全新的面貌向我們的新時代器宇軒昂地走來。
東河人民有足夠的自豪告慰英雄的革命先烈,走進新時代的東河人民,必將始終高舉迎風飄揚的紅旗,必將走出一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